top of page
2018 
黑白棋桃園RCA版

2018/3/31-4/29

工傷協會桃園工作站,桃園

DSCN5300 拷貝.JPG

「黑白棋」這個計劃本身在回應的是特定空間的時空變化,以及身在其中,不同人群身份組成跟此空間的交互關係。在桃園RCA遺留廠址附近展出的「黑白棋桃園RCA版」,則是黑白棋系列中首次帶入議題的嘗試。

#什麼是Rca污染事件: 臺灣美國無線電公司污染案(維基百科)RCA污染事件始末

RCA公司在台灣從設廠到撤廠的過程以及後續,有其在時空上的特殊條件,它影響了往後台灣產業結構(晶圓半導體)的同時,也成為當時美國夢在地化的具體投射之一,反映了台灣一路以來在政治歷史上對外關係的局勢;而曾在RCA工作過的人們,身體成為這個變異過程的印記。作為事件之外的他者 / 讀者,開始可以藉由不同的闡出形式認識RCA案件的經過,包括新聞報導、「拒絕被遺忘的聲音:RCA工殤口述史」,以及紀錄片「奇蹟背後」等既存的資料。「黑白棋桃園RCA版」則是企圖讓事件之外/之內擁有不同身份以及歷史經驗的參與者,藉由展開賽局相互照見,對於這種內/外的相對性及其間的關聯性有另一種面向的體認。

因此不同於原本黑白棋計劃的樣貌,黑白棋桃園RCA版在佈局及規則上也作了一些更動。

黑白棋桃園RCA版

配置介紹

2018033120398-1.jpg
平面示意圖.jpg

觀眾進入展場之前,首先會看到一台類似RCA當年出產的彩色映像管電視,播放著阿波羅15號計劃的記錄影片,電視上擺著一篇從「RCA家園」期刊上找到的一篇文章,告訴員工RCA對先進太空計劃的功勞。

進場之後,會看到棋盤三面周圍,設置了兩層大圖輸出,內層是RCA撤廠之後的空間樣貌(黑白輸出透片),外層則是對應內層出現的相同地點位置,呈現RCA仍在運作的樣貌(彩色輸出)。

2018033120398-2.jpg

左側內層

中間內層

右側內層

1522073093420.jpg
1522073095436.jpg
1522073097287.jpg
1522073065859.jpg
1522073076384.jpg
1522073078481.jpg

左側外層

中間外層

右側外層

在這個版本裡,棋盤象徵的空間區域是RCA工廠因使用有機清潔溶劑、所污染的地下水區域範圍。

污染區示意圖完稿-01.jpg
棋盤污染區對照圖完稿-01.jpg

黑白棋桃園RCA版

規則介紹

黑棋方:曾經在RCA 工作過的人

白棋方:不曾在RCA 工作過的人

觀眾參與規則: 無論哪一方(黑棋 / 白棋),都要留下人形在內層透明輸出上。人形定位依照參賽者居住地與污染廠址的相對方位而定。 兩方按照一般黑白棋的規則下棋(請參考黑白棋規則)。但無論哪方,參賽選手只要住在地下水污染區內,除了依照原本的規則下棋之外,可以選擇把他的棋放在棋盤/地圖的住家相對座標上。一天一人限下一步棋,參賽者可以在不同日期重複下棋並留下新的人形。

全程將以直播播出。藝術家與參與賽局者在互動完成後,會有簡短的訪談跟賽局解說,並在展場的電視機內播放直播內容。

​這裡看所有參賽者互動+訪談直播:

黑白棋桃園RCA FB活動頁

黑棋:

 

曾在RCA 工作過的人

黑棋的參賽選手要擺出一個當年他們在RCA工作的勞動姿勢,讓藝術家用黑筆勾勒下其人形,人形裡面標註居住地點跟污染區的距離以及在RCA的職稱/時間。留完人形下黑棋。下棋時使盤面多出幾個黑棋,就要選出相同數量RCA相關的物件,放置在黑棋下方。

下完棋如果導致:

1. 盤面上白棋數目多過黑棋時,黑線人形維持不動。

 

2.盤面上黑棋數目多過白棋時,黑棋隊選手需穿上清潔裝備,(呼應他們當年在廠房裡穿的防塵衣,目的是為了保護機器而不是員工),並用抹布沾上高濃度酒精(另一種不傷身的有機溶劑),擦拭 / 清潔掉(對應當年的勞動姿勢以及污染案的來源有機溶劑清潔劑)他自己人形內部的黑白輸出影像,使得外層舊時RCA仍在運作的樣貌從他們的人形中顯現出來。擦掉影像用的抹布會標上姓名,放置在抹布區。

 

 

白棋:

 

不曾在RCA 工作過的人

 

用白色細膠帶貼出人形,人形裡面標註居住地點以及與污染區的距離。吃掉黑棋時,要把黑棋下面的RCA相關物件移除。

 

 

在所有動作完成之後,藝術家會在小棋盤模型前直播區訪問所有的參賽選手、並在活動頁面上直播,請他們講解下棋策略,還有黑棋隊選手選擇記憶物件想表達的敘事,以及白棋隊選手如解讀他們所撿拾到的敘事片段。

賽局進行到4/22下午,由RCA勞工黑棋隊跟非RCA員工的白棋隊結束賽局,比數是黑棋44:白棋20, RCA 勞工勝。原本的規則,是結束一場賽局後,重新歸零開棋,但經過一些討論,我跟工傷協會的工作人員還有助手決定用不同的形式開下一盤棋。我的助手郭杏端提供了只撤掉白棋,也只讓白棋進攻的新遊戲建議。此次賽局結束在盤面上留下的44顆黑棋,全部留在棋盤上,20顆白棋則從盤面上撤除,然後重新置放開棋所用的兩顆白棋。黑棋有領先白棋42顆棋的優勢,但從開局以後,黑棋便不能再下任何一步棋,只有白棋可以進攻。扣除開棋用的兩顆白棋,白棋總共有18步可以下。也就是說,建立在上一盤黑棋大獲全勝的前提下,這一盤只有白棋隊的人可以下棋。44顆黑棋做為開棋的基礎,讓白棋選手在已有的情勢上,決定接下來該怎麼做。這個新局的開棋,我們請了RCA關懷協會理事長劉荷雲來做。把開棋位置多餘的黑棋移位,然後補上白棋。

 

為什麼要改成這種下棋方式?

 

其實在這一路下棋的過程中,我們討論了很多關於黑棋/白棋的辯證關聯性,包括白棋的身份並不等於白棋的認同,黑棋白棋並不必然處於對抗關係,以及今天盤面上只有黑棋或白棋,真的是一件好事嗎?做為RCA勞工的黑棋重要在於,如何藉由在空間(棋盤/污染區)中與白棋的協力,讓賽局延續/拓展開來。這樣的延續拓展,才有可能讓RCA這個看似只與黑棋自身攸關的案子,與非當事人的白棋產生反身性的連結。假若只把RCA污染案當成已發生過的他人事例,會產生的危險在於,忽略掉其餘續至今仍舊以極其複雜的方式在影響現況。由於這次展出的地點選擇,對黑棋來說是一個贏面最大的空間,而黑棋也靠著幾位經常出現的RCA大姐奮戰而獲勝,這樣的結果跟"此時此刻"還可提供的一些前提緊密相連。但在這之後,重新開局的棋盤/場域,到底要指向哪呢? 在展覽座談中,有觀眾提到,隨著時間流逝,身為黑棋的RCA員工勢必會越來越少,在這場賽局裡,白棋終將成為多數而取代所有的黑棋。如果黑棋無法成為具體永久的現身証明,那麼在他們消逝之後,留下的某種效應/影響力/警語,是否有辦法讓白棋"繼承"?這種指向未來的思辨,促成了在結束的賽局基礎上,重新發展規則的想法。

 

在桃園RCA的版本裡,RCA關懷協會的成員藉由參與賽局,重新展演一次產業發展 / 污染 / 地景改變的交叉敘事;而其他不在事件中心的其他觀眾,則得以憑藉此交叉敘事,將空間現況跟自身的處境建立新的連結。RCA作為一個具體議題進場,給黑白棋這個企圖呈現時空變化感知的計畫,帶來非常有效且深刻的操演及對話,而黑白棋則為RCA議題拉出一個別於常態及政治正確的反省 / 詮釋空間。

 

 

© 2015 by Li Hui Huang created with Wix.com

bottom of page